今年以来,洪泽区城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要求和精神,紧张快干,致力精致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环境治理“排头兵”作用,结合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以新视角审视城市治理,以新思路谋划城市发展,以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整治行动全覆盖
持续推行网格化管理体制,围绕精致城市建设和“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的要求,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举措。一是管理区域全覆盖。做到城市项目建设发展到哪里,城市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对方特配套酒店、滨河缇香、春和园、碧桂园、洪新河安置房4期等在建工地的渣土运输采取全天候值守监管,提前介入,结合工地实际提醒安装冲洗设施设备,配备高压水枪冲洗运输车辆,有效减少渣土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的污染路面等行为;二是整治行动全落实。城市管理的过程就是秩序卫生整治的过程,区城管局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广场、学校周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周边环境划片区定人定岗巡查管理,定期对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巡回整治,力争使最美人居转化为最优营商环境;三是紧逼督查全考核。做到每个岗位有责任,每个职工有担当,在岗尽责。结合城管智信系统、群众投诉、一线调研等方式方法,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质效等进行综合评查,发现在岗不尽责、不出力等现象,发现一起严肃问责追责和通报。
细致落实,细节入手,管理区域无盲区
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重复性的工作,每天都是从零开始,脏、乱、查现象随时随地出现,这不但需要落实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等“大事”,路牙的积尘清扫、垃圾桶内壁污垢清洗、餐饮店周边地面油污洗刷、捡拾绿岛里的烟头、清洗护栏底下的灰尘,纠正非机动车辆停放的朝向不一致等这些“小细节”,城管部门也是重复把清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统筹部署。一是时间全覆盖,扫除时间盲点。迎着晨曦上班,披着夜幕回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是城管人的日常工作状态和真实写照,区城管局坚持了多年的早、中、晚班管理制度,就是不管在哪个时间段,脏、乱、差行为一旦出现,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管控和清理;二是地缘无死角,扫除管理盲区。实行“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管理责任,结合“门前五包”责任制、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督促店家、商铺及沿街住户主动维护门前秩序、卫生、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物容貌等有序完好,加大宣传引导,对多次劝导无效的业主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扫除垃圾环境二次污染。进一步巩固“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一体化体系,处置方式由填埋转变为焚烧;开启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与中小学校、餐饮酒店、园区企业等800多个团体签订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协议,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净化洪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大气环境。
真实干事,干实在事,打造最美人居环境
城市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民生事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打造最美人居环境既是区委区政府的高标准要求,也是市民普遍的美好愿望,更是城管部门担当履职尽责所在。区城管局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一系列活动,真实干事,干实在事,提升城市管理综合质效。一是推进“厕所革命”,缓解如厕难。近年来,完成了城区30座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提档到二类公厕的标准;每年新建1-2座高品质的公厕,公厕环境极大改善,其中商贸城附近的轻钢结构建筑的公厕被市民称为“网红公厕”。二是构建大物件处置中心,缓解大型垃圾分类难。在全市第一家建成大物件垃圾处置中心,使市民在装修或搬迁过程中,老旧沙发、废弃家具等无处存放的情况下,实行集中分类处置,年处置大物件垃圾800吨左右,将市民无处堆放的大物件垃圾转化为再利用变废为宝。三是升级改造户外广告,净化视角空间环境。区城管局相继开展户外广告分类整治,分步推进行动,拆除全区范围内影响安全隐患的楼顶大牌、落地大牌、高炮广告、挂墙店招、一店多招等现象;先后对越通、北京路、四季鲜、富民家园等四个农贸市场周边和冒庄小区立面的店招店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材质,实施提档升级改造,彰显特色,视角环境大有改善。四是积极服务新业态创业群体,规范经营秩序。帮助美团外卖门店划设非机动车辆停车线,走访慰问外卖、快递骑手,开展交通安全生产和市容秩序管理教育等。
站在新起点,洪泽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旅游富民”突破年目标任务引领全区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步伐,区城管局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等专项行动,苦练内功,做强主业,赋能营商环境,举全局之力推进洪泽现代化湖滨旅游新城建设高质量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