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4月1日新颁布的《江苏省残疾人证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以来,洪泽区残联积极响应群众急盼,坚持“五个规范”,优化办证流程,全面提升残疾人证办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办证效率,及时推动助残惠残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评残发证工作由过去的每季度一次、到后来的每月一次,直至今年4月份以来的每周一次。截至目前共组织残疾等级评定6次、139人次,上门评残服务3人次。
吃透精神,受理规范。在《江苏省残疾人证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前,洪泽区残联先后多次组织全区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学习,组织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业务受理培训。对拟评残对象或家庭联系人,提前一次性告知需准备提供的材料,帮助提供网上申请服务,使拟参评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早做准备,提前安排,合理选择参加评残时间。对评残资料不全的申请人,先行受理、登记,并发放《残疾等级评定受理通知书》,告知所需材料和处理方法,及时安排所在村(居)专委跟踪办理,有效避免了群众“多跑腿”的情况。对提出上门评残申请要求的,由所在镇(街道)专委及时上门核实,对符合评残条件的,发放《受理通知书》,上报区残联。区残联根据全区申请情况,统一安排评残医师上门服务,并全程摄像,保证评残的公正性,解决了失能人员评残难的问题。
联动协作,衔接规范。为使工作流程更顺畅,沟通交流更便捷,洪泽区残联与洪泽区人民医院、洪泽区中医院2个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了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建立了残疾评定工作联络群。区残联组联科对各镇(街道)残联上报的申请评残信息进行审核把关,确认无误后,分类别统计好评残人数,于每周星期三下午与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做好通报衔接,确保每周星期四下午残疾评定工作顺利开展。
优化服务,评定规范。在区内2个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一楼统一设立残疾评定服务中心,大厅电子显示屏显示评定区域分布,根据不同评定类别,制作不同颜色的序号,由专人负责登记发号,避免群众“跑错腿”。同时,在各评定区域评定室外设有显著的指示标识,有专人按序号引导前来评残的群众。各类别均为独立诊室,每个类别评定医师均由评残委员会人员中不低于2名中级或以上职称的医生组成。精神类别评定因我区符合评定资格的医师少于两名,与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外聘医师。在每周固定评残日提前和外聘医师联系共同参与评定,以确保精神类残疾等级评定的时效性。与此同时,为减轻拟评残对象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洪泽区残联将固定评残日与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惠民日有机结合,如申请人需就评残方面做相关检查,医院可以减免门诊诊疗费。
公开透明,公示规范。评定结束后,区内2个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评定结果录入系统,第一时间上传给区残联。区残联审核无误后,及时反馈给申请人户籍所属镇(街道)残联,并在相关镇(街)、村(居)“三务”公开栏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图片存档备查。
制证发卡,惠残规范。公示结果确认无误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制证发证。同时向新领证人员发放《洪泽区助残惠残政策宣传卡》,宣传“两项补贴”办理、辅具适配、就业创业等涉残助残惠残政策,告知办理流程及地点。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人员,实行上门代办、辅具配送上门等助残服务。及时对接民政部门,同步跟进后续涉残助残惠残政策的落细落实,确保新持证残疾人享受补贴待遇不延误、不错漏,不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