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基层动态
洪泽区:机械化 绿色化 数字化 现代化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时间:2024-11-20 14:11  作者: 字号:[ ] 来源:洪泽报

日前,走进岔河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一望无垠的稻田里,七八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将颗粒饱满的稻穗尽收囊中。“今年承包了800亩土地,全部选用南粳9108优质稻种,不仅抗病抗倒伏性强,而且产量高,估计亩产在1500斤左右,丰产丰收已成定局。”种粮大户于万民介绍。

近年来,我区围绕优质稻米、洪泽湖螃蟹、小螺蛳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新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持续拓展数字化、智慧化的农业应用场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占比92.1%

优质稻米产业在我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居核心主导地位。我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积极建设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建成岔河镇、东双沟镇、三河镇等一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集中连片、生态循环的绿色稻米示范基地。2024年全区国标三级以上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46.27万亩,占比92.1%,其中超级稻推广面积达21.34万亩;建成集中育供秧中心16个,机插秧推广面积达28.95万亩,较上年扩大9.23万亩。同时加强壮秧精插优新技术推广,壮秧精插水平的提升为早发足穗及壮秆大穗奠定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们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51.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7%;同时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50.1万亩,总产预计可达32.24万吨,较去年增长3.13%。”区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赵晓斌说。

 

大闸蟹养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

眼下,膏肥脂满的大闸蟹正“横行”水产品市场,拥有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名蟹等头衔的洪泽湖大闸蟹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每天发货量在500箱左右,客户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大闸蟹经销商董业龙说。临近高速道口的洪泽湖水产批发大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每年秋季,周边省的螃蟹大量来此交易,年交易量达5万吨以上,交易额达到50亿元。

大闸蟹是洪泽水产养殖的主打产品。近年来,我区不断推广养殖新技术,走大闸蟹养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去年建成的1万多亩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大闸蟹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启动数字渔场等项目建设,提升螃蟹品质。“我们还建成了洪泽湖大闸蟹出口备案基地,洪泽湖大闸蟹已出口澳门。科技加持,让洪泽湖大闸蟹品质更好、养殖效益更高。”区渔业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叶剑锋介绍,“今年我区大闸蟹养殖面积约8.5万亩,预计年产量近万吨,产值10亿元。”

西顺河镇张福河村是大闸蟹养殖传统村,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受益者。今年大闸蟹开捕后,不少“网红”直播间直接扎根于养殖塘口。“我身后就是高标准养殖塘口,现在的大闸蟹膏肥脂满,口味最佳。赶快下单吧!”主播小郑介绍,近期平台搞促销活动,每天在1000单左右。

 

蒋坝螺蛳技术养殖规程获批市级标准

近年来螺蛳养殖成为蒋坝镇兴起的富民产业,蒋坝镇时不时因为小螺蛳登上热搜。

走进蒋坝镇头河村2000亩蒋坝螺蛳产业示范基地,十几名养殖工人正忙着投放螺蛳苗种。“今年基地塘口全面改造完成,分别采用螺蛳单养和‘螺蛳+鱼类’套养模式,可实现螺蛳单养亩产超1100斤,混养亩产超400斤,预计产值达1000万元。”基地负责人刘砚国介绍,这是高标准打造的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观光休闲、科普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螺蛳产业示范基地。

去年蒋坝螺蛳获评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有机认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揭牌,制定了全省首个螺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今年蒋坝螺蛳技术养殖规程获批市级标准。

目前,全镇共有螺蛳加工企业4家,已开发20多种螺蛳菜肴,推动螺蛳产品走入长三角,形成了集科研示范、苗种培育、螺蛳养殖、精深加工、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以螺蛳为媒,每年春季举办系列文旅活动,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尝到了小螺蛳的甜头。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飞表示,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整合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让传统种养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