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320829MB0160038/2024-00007 分  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洪泽区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24-01-25
标  题 关于洪泽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文  号
文  号 有效性
关于洪泽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洪泽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抓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大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水平。全力营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进。6月26日,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专题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修订印发2023版《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党委主要负责人21项、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24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责任落实。

(二)狠抓关键环节。召开全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4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述法,其他45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书面述法。会上还对49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工作体系,全区9个镇街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均已挂牌,有序有效运转。

(三)聚力全面提升。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坚持定期法治专题学习制度。9月14日,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参加区法院旁听庭审活动,促进领导干部学法懂法用法。12月14日,组织开展全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由特约普法监督员、法律明白人和社会群众组成的集中评议组,对区教体局、城管局、市场局、水利局、烟草局等5家单位和16家书面汇报单位进行现场评议赋分,评议结果作为年度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1.高标准建设政务服务体系。2023年5月,洪泽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区,首次获批国家级行政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试点建设。对已有的562个原有标准进行全面补充修订,废止和删除18项,增加“一件事”等工作规范共计737项。初步形成各类标准1281项,其中引用国标地标76项,自编标准1205项,基本涵盖全区政务服务各领域各环节。

2.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推行“‘口述制’企业开办‘1030’标准化服务”“企业登记‘跨县区通办’”“内外资‘一窗通办’”等创新改革举措。在工程建设审批、市场准入准营及民生等领域推行审批“一码通办”“一照通办”“一证通办”,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全区新办法人企业办理时限缩短至2小时内,最快13分钟内常态化办结。

3.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大力推进线上办理事项。全区审批事项线上办理353项,占比25.43%,自然人事项249项,占比70.5%。建立健全6大类、1871项行政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对全区9个镇(街道)、32个职能部门线上办理事项进行动态管理维护,做到网上事项要素齐全、准确。

(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有效落实

4.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淮安市洪泽区重大行政事项合法性审查办法》,严格履行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全年共审查交通工程建设、电子商务、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等涉政府合同44件,涉及金额数十亿元,审查其他各类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0件。

5.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实施。全区9个镇(街道)、11个党委部门、26个政府部门全面建立公职律师工作制度,党政机关均配备法律顾问,在全市率先实现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党政机关100%全覆盖。

6.合法性审查工作实现区镇村全覆盖。印发洪泽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涉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民生事项、重要民事合作事项等重大事项实行前置合法性审查必经程序,实现全区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

(三)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7.大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全年分两期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800余人进行全覆盖式培训,邀请法学专家、高校学者对《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进行授课讲解。针对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不足、业务不熟悉等问题,邀请区直赋权部门业务骨干围绕执法文书、执法常见问题进行专业辅导,有效提升了一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8.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人社、交通、市场监管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围绕“三项制度”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情况,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分类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反馈。

9.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监管。严格落实“淮安市涉企不予行政处罚和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全区各部门运用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办理涉企行政处罚案件726件,累计为企业减负819.1万元。同时,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润洪商”等活动,推动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甄选优秀案例参加市级评选,2篇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案例分获全市“十大优秀案例”和“十大好案例”。

(四)社会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10.高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全区2023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48件,审结42件,其中终止14件,维持14件,撤销5件,驳回5件,责令履行2件,确认违法1件,调解结案1件,直接纠错共8件,纠错率19.05%。无复议监督纠错和经复议败诉案件。

11.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2023年,我区经两级法院一审结案合计79件,其中败诉11件,败诉率为13.92%。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一审新收44件,一审结案22件,败诉2件。完成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12.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9个镇(街道)、12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区共有专业调解员188名,兼职调解员276名,共化解矛盾纠纷7908件,矛盾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100%,其中通过苏解纷小程序调解成功的案件3790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