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341834/2025-00020 | 分 类 | 生态环境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局 | 公开日期 | 2025-03-05 |
标 题 | 关于睿龙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 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环境风险专项)的批复 | ||
文 号 | 淮洪环表复〔2025〕4号 | ||
文 号 | 淮洪环表复〔2025〕4号 | 有效性 |
睿龙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由江苏尚云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尹言(信用编号:BH022968)、马国安(信用编号:BH048574)编写的《睿龙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环境风险专项)》(以下简称《报告表》)及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睿龙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环境风险专项)的技术评估意见》(绿院评估〔2025〕41号)等相关资料收悉,经两次公示,未收到与本项目相关的批评和建议。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表》结论、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睿龙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环境风险专项)的技术评估意见》(绿院评估〔2025〕41号)以及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等,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并确保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前提下,仅从环保角度考虑,原则同意《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代码:2111-320813-89-01-365821(备案证号:洪行审投备〔2024〕169号)。本项目位于高良涧工业集中区创新路8号(原巢湖路36号;地理坐标:东经118度54分20.730秒,北纬33度18分27.834秒)。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条生产线,年产3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10万平方米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二期建设2条生产线,年产60万平方米宇航级低损耗轻量化高频覆铜板及20万平方米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额2%。
三、本项目工艺不得涉及化工工段。本项目产品不得涉及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化工材料。本项目主要工艺流程为:混料调胶→含浸涂覆→烘干半固化→裁切→叠制组合→真空热压→掀板及修边→蚀刻测试及清洗→检测→包装→成品。本项目生产的粘结片须全部用于覆铜板生产,不得外售。本项目原料胶粘剂须符合《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GB33372-2020)相关要求,项目设备必须最大程度地密闭,确保从源头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四、你公司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并对照以下要求,做到污染防治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1、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项目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2、本项目设置雨、污水排口各1个。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板清洗废水须按环评要求经精密过滤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中“洗涤用水”标准后循环使用,不得外排;清洗废水定期排水与纯水净化排水、冷却塔排水以及热水炉排水在确保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绿化”标准的前提下用于厂区绿化,不得外排。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并经化粪池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管洪港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3、本项目一期项目浸胶、试验、烘干废气(非甲烷总烃、甲苯)须按环评要求经密闭负压收集至TO燃烧炉(新增天然气燃烧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1#排气筒)达标排放;裁切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3#排气筒)达标排放;叠制组合(含裁切)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5#排气筒)达标排放;导热油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低氮燃烧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7#排气筒)达标排放;热压废气(非甲烷总烃)、实验室废气(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8#排气筒)达标排放;蚀刻废气(氨)经“密闭负压收集+水喷淋吸收”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9#排气筒)达标排放;开料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10#排气筒)达标排放;调胶废气(非甲烷总烃、甲苯、颗粒物)、危废暂存库废气(非甲烷总烃、甲苯)经“密闭负压收集+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脱附气催化燃烧”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12#排气筒)达标排放;两台真空热水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经“低氮燃烧装置”处理后,分别通过两根15m高的排气筒(13#、14#排气筒)达标排放。食堂油烟废气须按环评要求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达标排放。
本项目二期项目浸胶、试验、烘干废气(非甲烷总烃、甲苯)须按环评要求经密闭负压收集至TO燃烧炉(新增天然气燃烧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2#排气筒)达标排放;裁切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4#排气筒)达标排放;叠制组合(含裁切)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6#排气筒)达标排放;开料废气(颗粒物)经“密闭集气罩收集+滤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11#排气筒)达标排放;导热油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热压废气、实验室废气、蚀刻废气(氨)、调胶废气、危废库废气、真空热水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均依托一期项目处理措施及排气筒排放。
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废气,须按环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确保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不得扰民。
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标准为:1#-6#排气筒、8#排气筒、10#-12#排气筒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甲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2/4041-2021)表1中的相关标准限值;7#排气筒、13#-14#排气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有组织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385-2022)中表1中的“燃气锅炉”相关标准限值;9#排气筒氨、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中的相关标准限值。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2/4041-2021)表2中的相关标准限值。厂界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甲苯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2/4041-2021)表3中的相关标准限值;厂界氨、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的相关标准限值。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中的中型标准限值。
4、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高噪声源,并按环评要求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和减震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规定限值。
5、固废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合理处置。按环评要求落实各类固废收集、贮存和处置措施。其中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蚀刻液、洗板废水、废导热油、废催化剂、废过滤棉、废液压油、沾染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原料桶、喷淋废水为危险废物,须委托有资质单位依法安全处置;废滤袋、滤袋收集尘、废钢板、废铜箔、废粘结片、废覆铜板、废过滤材料、钢板清洗废水精密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沉渣委外综合利用(处置);废油脂、餐厨垃圾委托专业机构安全处置;职工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收集后及时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防止二次污染。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废的收集和贮存,必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有关要求;危废贮存设施设计、建设须符合《江苏省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苏政传发〔2021〕215号)相关要求;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贮存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关于做好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0〕401号)以及《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苏环办〔2024〕16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危险废物转移须按《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依法安全处置。
6、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生产装置区、储运工程区、公用工程区及辅助工程区采取有效的防渗、防漏措施,确保不对土壤、地下水造成影响。
7、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及时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配齐配足应急物资,并定期演练。
8、项目施工过程须按环评要求,严格落实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各类污染防治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须按环评要求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9、本项目分别以3#车间(覆铜板及半导体特种封装材料生产车间)、4#车间(粘接片生产车间)、危废暂存库和甲类仓库(溶剂储存)边界为起点各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
10、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识;其中废气排气筒须在废气处理设施进出口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
11、按环评要求,制定并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方案。
五、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核定为:
一期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核定如下:
1、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接管量/环境排放量):废水量≤1378.4/1378.4吨,COD≤0.467/0.041吨、SS≤0.322/0.014吨、氨氮≤0.042/0.002吨、总氮≤0.076/0.014吨、总磷≤0.006/0.0004吨、动植物油≤0.034/0.001吨。
2、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氮氧化物≤1.139吨、二氧化硫≤0.065吨、颗粒物≤0.658吨、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1.841吨(其中甲苯≤0.815吨)、氨≤0.03吨;大气污染物(无组织):颗粒物≤0.154吨、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0.142吨(其中甲苯≤0.035吨)、氨≤0.016吨。
3、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二期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年排放量核定如下:
1、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接管量/环境排放量):废水量≤2390.6/2390.6吨,COD≤0.809/0.072吨、SS≤0.558/0.024吨、氨氮≤0.072/0.004吨、总氮≤0.131/0.024吨、总磷≤0.01/0.001吨、动植物油≤0.06/0.002吨。
2、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氮氧化物≤2.38吨、二氧化硫≤0.137吨、颗粒物≤1.709吨、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5.523吨(其中甲苯≤2.44吨)、氨≤0.09吨;大气污染物(无组织):颗粒物≤0.463吨、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0.426吨(其中甲苯≤0.106吨)、氨≤0.047吨。
3、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本项目新增废气污染物排放量(颗粒物1.423吨、二氧化硫0.0681吨、氮氧化物0.294吨)已通过江苏省排污总量储备和交易管理系统审核。
六、根据《关于做好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工作的意见》(苏环办〔2020〕101号)、《关于督促企业开展六类环境治理设施和项目安全评估工作的通知》(淮环发〔2022〕14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你公司须切实履行好从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各项环保和安全职责,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七、本项目由淮安市洪泽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组织开展环保“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八、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与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须公开竣工日期;对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前,须公开调试的起止日期并依法办理排污许可手续;在此基础上,依照规定程序实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工作并编制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须公开验收报告,公示期限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你公司在公开上述信息的同时,须及时向我局报送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检查。
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批准后,如果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你公司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重新审核。
十、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报送淮安市洪泽区应急管理局和淮安市洪泽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十一、本项目为重新报批项目,原环评批复(淮洪环表复〔2023〕28号)不再执行。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