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341869/2024-00085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4-08-21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4-08-21 失效日期
名  称 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水稻破口抽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期,同时也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有效防控水稻穗期病虫害,是确保水稻丰产丰收的关键措施。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迎来多个降水过程,与我区大面积的水稻破口抽穗期十分吻合,极适宜于稻穗瘟、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因此,各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精准分类指导,及时动员和组织广大种植户打响以稻穗瘟为重点的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保障我区在田水稻的健康生长。

一、水稻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稻穗瘟:呈中等发生趋势,感病水稻品种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属气候性病害,水稻破口抽穗期如遇低温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大流行。今年重发潜在的风险较大:一是近几年稻穗瘟均有发生,田间菌源充足;二是我区水稻南粳系列、金粳818、淮稻5号等品种均易感病;三是水稻品种多、乱、杂,播栽期不一,造成破口抽穗期拉长,早播早栽的已开始破口抽穗,迟播迟栽的则要推迟到9月上旬,遭遇阴雨天气的几率加大。四是气象条件有利病害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有多个降水过程,与我区大面积的水稻破口抽穗期十分吻合。

2、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我区普发、重发性病害之一。系统田,8月5日病穴率病株率分别为8%、3.6%;8月10日病穴率病株率分别为16%、9%。8月15日病穴率病株率分别为28%、23.4%。8月20日病穴率病株率分别为52%、45%。上升速度较快。近期高温高湿天气,大田水稻纹枯病发生发展较为快速,8月15-16日:机插秧田调查40块,有20块田查见,病穴率幅度为0~40%,平均为11.88%;病株率幅度为0~9.82%,平均2.48%(去年同期调查33块,26块田查见,病穴率幅度为0~25%,平均为10.2%;病株率幅度为0~6%,平均2.1%。)。直播田调查37块田,28块田查见,病株率幅度0-70%,平均6.88%(去年同期调查45块,34块田查见,病株率幅度为0~65%,平均7.2%。)。

随着水稻进入穗期,田间郁蔽度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弱,加之秸秆持续还田,田间菌源量大,氮肥用量普遍偏多,品种抗性差,加之前期部分植保无人机防治田块用水量不足,导致田间基数大,病情将进入快速扩展蔓延期,预计该病将呈中等至偏重发生。

3、稻曲病:目前为偏轻发生,局部区域有中等发生趋势。该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田间菌源充足,杂交籼稻等易感品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后期氮肥用量偏大,穗期一旦遇到多雨天气即可造成流行。

4、稻纵卷叶螟:迁入迟,迁入量少,目前发生量低于去年。

智能性诱设备:共和监测点7月23日诱2头、24日诱1头、27日诱2头、28日、29日各1头,30日诱4头,8月3日、10日各1头,8月12日诱3头,8月13、14日各2头,累计20头。

系统赶蛾:(头/分地)

时间

田块一

田块二

田块三

8月16日

2

8

19

8月17日

4

9

26

8月18日

3

11

22

8月19日

2

14

38

8月20日

6

36

85

 

8月15-16日,机插秧田调查40块田,10块查见,蛾量幅度为0-40头/亩,平均7.3头/亩。(去年同期调查33块田,17块查见,蛾量幅度为0-80头/亩,平均20头/亩)。直播田调查37块有12块查见,蛾量幅度为0-60头/亩,平均9.5头/亩。(去年同期调查45块有29块查见,蛾量幅度为0-500头/亩,平均42头/亩。)

五(3)代稻纵卷叶螟总体将呈轻发生。由于前期未组织防治,田间有一定残留虫量,加之北方成虫回迁,六(4)代将有偏重发生趋势,对迟熟水稻及其大部分直播稻形成潜在威胁。

5、稻飞虱:总体呈轻至偏轻发生。

白背飞虱:灯下8月3日始见3头,累计见虫8头。

系统田:

时间

成虫

(头/百穴)

低龄若虫

(头/百穴)

高龄若虫

(头/百穴)

总虫量

(头/百穴)

8月5日

0

455

90

545

8月10日

0

480

180

660

8月15日

0

425

215

640

8月20日

5

540

290

835

大田调查:8月15-16日:机插秧田调查40块田,24块田查见,总虫量0-310头/百穴,平均59.5头/百穴。成、若虫比例为1:2,高、低若虫比例为1:1。(去年同期调查33块田,17块田查见,幅度0~290头/百穴,平均40.9头/百穴,成、若虫比例为1:3,高、低若虫比例接近。)直播田调查37块田,22块田查见,幅度为0~17778.6头/亩,平均3901.22头/亩,成、若虫比例为1:3,高、低龄若虫比例为1:1(去年同期调查45块田,25块田查见,幅度为0~15662头/亩,平均2093头/亩,成、若虫比例为2:5,高、低龄若虫比例为3:4)。

褐飞虱:目前灯下、大田均未查见。后期如无大量迁入将呈轻发生。

灰飞虱:目前灯下未见。

系统田:

时间

成虫

(头/百穴)

低龄若虫

(头/百穴)

高龄若虫

(头/百穴)

总虫量

(头/百穴)

8月5日

15

20

30

65

8月10日

0

40

55

95

8月15日

25

120

40

160

8月20日

40

185

85

310

大田调查:8月15-16日:机插秧田调查40块田,17块田查见,成虫0-140头/百穴,平均31.75头/百穴,成若虫比例1:3。(去年同期调查33块田,9块田查见,幅度0~20头/百穴,平均4.5头,均为高龄若虫。)直播田调查37块田,21块田查见,密度0-11852.4头/亩,平均2402.51头;(去年同期调查45块田,26块田查见,幅度为0~10159头/亩,平均2059头/亩。)

6、细菌性病害:当前田间尚未查见。由于今年我区徽两优、荃两优等感病品种仍有一定种植面积, 水稻穗期如遇台风暴雨等天气,将十分有利于该病的传播蔓延。一经发现,要立即用药控制。

二、防治意见

    按照“立足预防、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总体防治”原则确保科学用药,科学打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总体战,努力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1、防治策略:以水稻生育期为依据,预防为主,主动出击。主防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2、防治对象田:全区所有水稻田,全面打好两次防治总体战。

3、防治适期、防治对象: 

第一次在水稻破口前5~7天(大肚期)主防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

第二次在水稻破口抽穗期主防穗颈瘟、稻曲病,兼治稻飞虱。

齐穗以后根据天气以及田间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发生情况,须针对穗颈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因地制宜打好收关战,确保控制危害。

4、防治药剂及方法:

防治穗稻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三环·嘧菌酯、三环·氟环唑等药剂。

防治稻曲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啶氧·丙环唑、丙环·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药剂。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井冈霉素等单剂及其复配剂。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单剂及其复配剂。

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甲维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

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丙硫唑、氯溴异氰尿酸、噻霉酮等药剂。

三、注意事项

1、要大力推广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注意交替用药,三环唑于第一次防治选用,以防残留。用药时应用足药量、水量,以保证防治效果。

2、早晚用药,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

3、虾稻田慎用化学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违禁农药并注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以防止中毒事件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