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便民提醒
新冠防治,请避开这些误区!
时间:2022-12-19 10:45  作者: 字号:[ ] 来源:洪泽区人民政府

近日,我市根据国家政策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但是,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等于疫情结束,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以下几大误区,您知道吗?


误区一“放开了”就不用戴口罩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也是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之一。我们应该做到:所有人员出行“尽量戴”,重点行业人员“必须戴”,前往重点场所“自觉戴”,人员密集或密闭空间“凡进必戴”,正确掌握“规范戴”。

那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

1.不同人群应根据不同场所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等不同类型,并规范佩戴。有条件的居民可以佩戴如N95等高级别口罩。

2.佩戴口罩时,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3.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的口罩累计佩戴时间超过8小时应及时更换,医务工作者等职业暴露人员的口罩连续佩戴时间超过4小时应及时更换;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应及时更换;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4.佩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


误区二抗原“一天三测”,早“阳”早发现。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在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显示阳性。

根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部分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病毒载量持续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

会有部分人已经被感染了,甚至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但抗原检测仍显示阴性。不过,通常此时的病毒载量较低,传染性较弱。

所以,抗原检测无需“一天三检”“一天两检”,甚至天天检。


误区三疫苗的有效性不是100%,可以不打。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疫苗的有效性都不能达到100%,这也是接种疫苗之后仍要做好日常安全防护的原因。新冠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上仍旧效果显著。尽快接种、全程接种、接种加强针,有助于建立全民健康屏障。

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本身免疫功能就弱,而且多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感染,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从多国监测数据分析来看,60岁以上人群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年龄越大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今年初我国香港地区暴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中,死亡病例多为年长者,没有接种疫苗者病死率要远高于接种者,两者差距十多倍。

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淮安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名单


误区四得了新冠,发热了就得去医院。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新冠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乏力、嗅(味)觉障碍等症状,但是没有肺炎表现。从当前全国病例数据看,感染奥密克戎后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发热确实是奥密克戎或者是新冠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但目前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有时候发热要注意是否患有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

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永庆说,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是,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如果有发烧、咳嗽等相关症状,可以选用一些必要的药物来对症治疗。合理用药很关键,同类药物千万不要重复用药,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比如很多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药物成分,重复用药容易造成过量使用,导致肝功能损伤,所以用药前,建议大家要仔细查看用药说明,防止过量。超剂量用药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除了避免超剂量,还要避免超次数使用,退烧药每4—6小时才可重复使用1次,如果一种退烧药物效果不佳,不可超剂量使用,也不宜叠加使用。此外,要提醒大家,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这些药品都不能治疗新冠肺炎,只是用于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

如症状加重,确需前往医院的,途中要做好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热门诊就诊时,必须主动告知自己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


另外,还要科学看待核酸检测,非必要不核酸。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人员,无社会面活动和外出需求人员,建议不参加核酸检测。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请务必做好防护,错时错峰进行,自觉维护采样点秩序,保持一米距离,不扎堆、戴口罩、不攀谈,采样结束后迅速离开,防范感染风险。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能不感染不感染,能迟感染迟感染。科学防疫,人人有责;健康城市,共建共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