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专题专栏 双拥专题
神奇的洪泽湖水上游击战
时间:2019-03-05 16:29  作者:其它单位 字号:[ ]

       1941年3月,张爱萍奉命率新四军三师九旅开赴洪泽湖地区,发起了洪泽湖剿匪战斗。是年5月初,剿匪战斗结束后,建立了中共洪泽湖工委(后改为中共洪泽县委)和以临淮头为中心的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洪泽湖管理局(1942年4月改为洪泽县),同时组建新四军洪泽湖人民武装大队(后改为洪泽湖总队)。从此,这支新四军湖上人民武装队伍以独特的水上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

       1942年11月14日,日伪军向淮北根据地发动了为期33天的大扫荡,整个淮北地区军民投入到紧张的反扫荡斗争中。在日伪军到来之前,洪泽县委就动员群众把吃的、用的能带的带,不能带的藏,坚壁清野,岸上不留人。然后,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与敌人迂回作战。洪泽湖总队则派出小分队镇压敌伪在湖边的密探和汉奸,使敌耳目失灵,夜间对敌人进行骚扰,弄得日伪军在洪泽湖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疲于奔命,狼狈不堪。在临淮头,敌人只住了一天,在湖边转了几天,因找不到一粒粮食,吃不到一口东西,就把群众未来得及带走的小猪仔煮着吃了,士气十分低落。而抗日武装却十分活跃,维持湖上治安,查奸反特,并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湖上主动权被新四军牢牢地掌握着,敌人只能望湖兴叹。

       敌人的陆军下不了水,汽艇只能在明水区转,却进不了水浅草盛的河泊。他们就出动几架飞机在湖区上空轰炸扫射,但只要洪泽湖的战士和群众给船披上伪装,人往蒿草地、芦苇丛里一钻,敌机轰炸就失灵了。日伪军在尝够了洪泽湖军民打击的苦头后,不得不于12月17日带着整车的死尸,全线撤退。

       抗日战争到了1943年,由于日军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足,尽管表面上张牙舞爪,实际上已在走下坡路。他们白天清乡、扫荡,气势汹汹;一到晚上,便缩进碉堡,不敢出来了。伪军更是胆战心惊,害怕人民的惩治。新四军洪泽湖淮河区队想出种种办法,凭借水势、芦苇打游击战,还发明了“蟹壳灯”的妙法,来消耗敌人的战斗力,搞得敌人坐不安、睡不宁。深秋,战士们将吃过的蟹壳收集起来,在风静月黑的夜晚,来到淮河边,将蟹壳一个个翻过来,每个蟹壳里放上一小截蜡烛头,或者倒点灯油,然后点燃,隔一会儿放入水中一个,蟹壳灯顺流而下,在水面上晃动。战士们再向据点打上一排枪。敌人从碉堡里一看,满河是“船” ,以为来了大部队,连忙开枪,一闹就是半夜,被弄得筋疲力尽。而淮河区队的战士趁机踩水过淮河,到盱眙附近,布置水雷,或用烂网乱草封锁河口,敌人汽艇一旦进入封锁的河道,乱草和烂鱼网便卷进敌汽艇的推进器,使它寸步难行。而淮河区队的战士,个个会游泳,能在水里一泡就是一天,又擅长在水中射击,使敌人防不胜防。有一次,一股敌人乘船在淮河里耀武扬威,区武装委员会主任盛家龙一个人潜到河埂上进行阻击,敌人冒头一个,他打一个,一连打死四五个,吓得敌人调转船头就跑。洪泽湖军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以独特的水上游击战保卫着洪泽湖革命根据地,每一个胜利都震慑着洪泽湖地区的日伪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